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本草植物 >

走游草

【出处】《四川中药志》

【别名】蛇蜈巴(《峨嵋药植》),小五爪金龙、五叶崖爬藤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藤五甲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上树蜈蚣、痰五加、五加皮(《重庆草药》),岩五加、毛五加、小走游草(《贵州草药》),小红藤,小红药、铜丝绊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崖爬藤的全草或根。全年可采。

【原形态】崖爬藤。

    常绿或半常绿藤本。小枝和叶柄有刚毛;卷须有吸盘。掌状复叶,互生。具柄,长1.5~3厘米;小叶3~5片,无小叶柄,菱状倒卵形,长1.5~3厘米,先端短尖,边缘有圆锯齿,齿具刺状小尖头。伞形花序腋生,杂性异株。有细长的总花梗,长1.5~2.5厘米,小花绿色,小花梗细长,稍有不等,花为4基数,花瓣展开;无花柱,柱头4浅裂,花盘与子房基部结合。浆果,呈圆球状倒卵形,长6毫米,含有种子2~4粒。花期6~8月。果期10月。

 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温暖、阴湿的山区石崖上或林中。分布我国中部及西南地区。产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状】藤茎细长,节间较长,叶紫红色,略肉质。根少。以根入药尤佳。
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性温,味辛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,除湿,行血,解毒。治头痛、身痛、风湿痹痛,流注,疮毒。

①《峨嵋药植》:敷蛇咬伤。

②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:治骨折。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发散风湿,行血导滞。治头痛、身痛、筋骨痛、风湿麻木及流注;外用洗疮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风湿筋骨疼痛:走游草、伸筋草、筋骨草、络石藤、威灵仙,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②治黄水疮:走游草叶,炕干打粉,干撒患处;如无黄水,可用麻油调搽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③治跌打损伤:走游草二两。泡酒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④治巴骨癀,走游风:大、小走游草各五钱,排风藤叶、三角风各三钱。煎水洗患处并服用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
相关文章
最新文章
诊堂门面
王氏中医肾病诊堂

王氏祖传草药秘方.系列“益肾三效合一”祛邪疗法,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;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,清除肾脏炎症、修复肝肾异常功能,使患者气、血、阴、阳充沛平衡,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,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;另外,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,将体内久积废物、垃圾排泄体外,降低血毒,改善血循环等障碍,提高造血机能,起到净化血液毒素,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......[详细]

即时咨询专家
王氏中医肾病诊堂
肾病常识更多...

心慌、头晕按劳宫,让心养养神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心痹者,脉不通,烦则心下鼓,禁上气面端,啦干善响,服气上则恐。意思是说,心痹的人血脉不通。容易心烦。气嘴咽眼干燥中医设有明确的心悸一说,但这里...[详细]

肾病保健更多...

心慌、头晕按劳宫,让心养养神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心痹者,脉不通,烦则心下鼓,禁上气面端,啦干善响,服气上则恐。意思是说,心痹的人血脉不通。容易心烦。气嘴咽眼干燥中医设有明确的心悸一说,但这里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