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本草植物 >

橄榄

【别名】橄榄子(《南州异物志》),橄棪(孟诜),忠果(《记事珠》),青果(《宛陵集》),青子(《东坡诗集》),谏果(《齐东野语》),青橄榄(《海槎余录》),白榄(《广东新语》),黄榄、甘榄(《陆川本草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。

【原植物】
橄榄

常绿乔木,高10米以上。树皮淡灰色,平滑;幼芽、新生枝、叶柄及叶轴均被极短的柔毛,有皮孔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15~30厘米;小叶11~15片,对生,矩圆状披针形,长6~15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秃净,网脉两面均明显,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,略粗糙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与叶等长或略短;萼杯状,通常3裂,很少5裂;花瓣3~5枚,白色,芳香,长约为萼之2倍;雄蕊6枚;雌蕊1枚,子房上位。核果卵形,长约3厘米,初时黄绿色,后变黄白色,有皱纹。硬核内有种子1~3颗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~10月。


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、台湾等地。产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等地。

本植物的根( 白榄根 )、果核( 橄榄核 )、种仁( 橄榄仁 ) 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【采集】果实成熟后采摘,晒干或阴干,或用盐水浸渍后晒干。

【药材】鲜橄榄:呈梭形,两端钝圆,或渐尖,长可达3~4厘米,粗约1.5~2厘米。外表碧绿或黄绿色,时日较久者呈乌黄色,平滑,微带光泽。顶端有细小黑色的突起,基部有果柄痕迹。果肉颇厚实,内面黄白而多汁液。果核呈梭形,棕褐色,具6条棱线;质坚硬不易碎。核的横切面可见3个孔洞,其中各有一粒细长梭形的种子;种皮红棕色,种仁白色,油润,有香气,无臭,味涩微酸,嚼之有回甜。以个大、肉厚、色青绿者为佳。干橄榄:外形同上,外表棕褐色或紫棕色,皱缩,有多数凹凸不平的皱纹。果肉较薄,棕褐色或灰棕色,质坚韧,可与果核分离,内核性状与鲜者无异。味甜,酸涩味较差。以个大、肉厚;色灰绿、无乌黑斑者为佳。

【化学成份】果实含蛋白质1.2%,脂肪1.09%,碳水化物12%,钙0.204%,磷0.046%,铁0.0014%,抗坏血酸0.02%。种子含挥发油7~8%,以及香树脂醇等。


【药理作用】保肝作用:熊果-12-烯-3a,16B-二醇和齐墩果-12-烯-3a,16B-二醇对由半乳糖胺引起的鼠肝细胞中毒有保肝作用。短叶苏木酚、并没食子酸和3,3''-二甲氧基并没食子酸能减少,四氯化碳对鼠肝脏损害作用。

【性味】甘涩酸,平。

①《本草衍义》:味涩,久食则甘。

②《滇南本草》:味甘酸,性平。

③《本草再新》:味甘涩,性寒。

【归经】入肺、胃经。

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脾、胃二经。

②《本草汇言》:入手太阴、足阳明经。

③《本草再新》:入肝、脾、肺三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肺,利咽,生津,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烦渴,咳嗽吐血,菌痢,癫痫,解河豚毒及酒毒。


《中华本草》:清肺利咽;生津止渴;解毒。主治咳嗽痰血;咽喉肿痛;暑热烦渴;醉酒;鱼蟹中毒。

①孟诜:主河豚毒,汁服之。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开胃,下气,止泻。

③《开宝本草》:主消酒。

④《本草衍义》:嚼汁咽治鱼鲠。

⑤《滇南本草》:治一切喉火上炎,大头瘟症。能解湿热、春温,生津止渴,利痰,解鱼毒、酒、积滞。

⑥《纲目》:治咽喉痛,咀嚼咽汁,能解一切鱼鳖毒。

⑦《本草通玄》:固精。

⑧《本经逢原》:令痘起发。

⑨《本草再新》:平肝开胃,润肺滋阴,消痰理气,止咳嗽,治吐血。

⑩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凉胆息惊。

⑾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治神经病癫痫,配合明矾煮成流膏用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;烧存性研末、捣汁或熬膏,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时行风火喉痛,喉间红肿:鲜青果、鲜莱菔,水煎服。(《王氏医案》青龙白虎汤)

②治酒伤昏闷:橄榄肉十个,煎汤饮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③治心痛、胃脘痛:盐腌咸(橄)榄去核,以鲜明人中黄人满,用纸及泥包好煅透,滚水调下。(《本草求原》)

④治肠风下血:橄榄烧灰(存性)研末,每服二钱,米饮调下。(《本草求真》)

⑤治河豚鱼鳖诸毒,诸鱼骨哽:橄榄捣汁或煎浓汤饮。无橄榄以核研末或磨汁服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
⑥治唇裂生疮:橄榄炒研,猪脂和涂之。(《纲目》)

⑦治牙齿风疳:用橄榄烧研,入麝香少许贴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⑧治下部疳疮:橄榄,烧存性研末,油调敷之,或加儿茶等分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
1、用于麻疹:鲜橄榄、甘草各3克,橄榄打破与甘草同煎服,每日1次,连服7日。

2、用于咽喉肿痛:鲜果去核,取果肉含服,每次1个,每天数次。

3、用于咳嗽:鲜橄榄3~5枚,鲜萝卜1个切开,共煮代茶饮,连服数日。

4、用于鱼骨鲠喉:青果核磨汁,用作含咽剂,民间经验据称有显效。

5、用于误食鱼、蟹、河豚中毒:鲜青果30-60克捣烂,加水绞汁,灌服使吐。

6、用于毒草中毒:鲜橄榄100克,去核捣烂,加少量水调匀,绞汁服。

7、用于解酒:鲜果5-10个,去核取果肉捣烂,加白糖50克,水煎取汁,一次服完。

8、用于腹胀:盐橄榄30枚,煅炭,研细末,每服5克,每日3次。饭后生姜汤冲服,2—3日为1疗程。

9、用于妊娠呕吐:青橄榄不拘量,捣烂,水煎服。

10、用于癫痫:青果500克捣烂,郁金250克,加水适量,煎成浓汁去渣,再煎浓去渣,前后煎3次,然后过滤,加明矾250克,收成膏,每服1匙,温水送服,一日2-3次。

11、用于湿疹:鲜橄榄100克,捣烂水煎,使药液呈青色为度。用消毒棉花吸药液敷患处。


【临床应用】

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:取鲜橄榄连核100克,加水200毫升,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煎2~3小时。使成100毫升,过滤。成人日服3~4次,每次2S~30毫升,连续服至大便性状恢复正常,大便次数每日1~2次后停药。一般疗程为5天。如大便性状未见改善,培养阳性者,则取煎液50毫升,加水50毫升行保留灌肠,每日1~2次,连续3天。临床治疗急性菌痢49例,服药后平均12小时退热,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为2.8天,大便性状改善为3.8天,大便培养阴性时间为4.1天。

②治疗皮肤病:用橄榄煎液湿敷治疗急性炎症性皮肤病,有收敛、消炎及减少渗出的作用。据观察,阴囊溃疡、女阴溃疡及重型多型渗出性红斑,用药后溃疡面即迅速停止渗液,黄色分泌物减少,伤口疼痛减轻,肉芽生长,伤口很快愈合;对湿疹皮炎亦有停止渗液的作用,制剂及用法:取生橄榄2斤捣烂,加水1000毫升,用文火煎成药液1000毫升,静置半小时,去渣。用纱布浸荡液湿敷,每日3次。对溃疡早期以冷敷较好,至炎症稳定后可以改用热敷(溶液温度约40~50℃);湿敷后创面盖以凡士林纱布。对湿疹皮炎,同时配合抗过敏药、维生素C及外用锌氧油等。



【各家论述】《本草经疏》:橄榄,《本经》味酸甘,今尝之先涩而后甘,肺胃家果也。能生津液,酒后嚼之不渴,故主消酒,甘能解毒,故疗鯸鲐毒。鯸鲐即河豚也。

《滇南本草》载:治一切喉火上炎,大头瘟症。《本革纲目》记载,能治咽喉痛,解一切鱼蟹毒,还能解酒、生津、消食,被称为“肺胃家果”。橄榄食之能开胃健脾、生津液、止烦渴、防白喉、治喉痛、解酒毒、化积食、止泻。

【备考】

①《岭表录异》:“橄榄树,有野生者,子繁树峻,不可梯缘,但刻其根下方寸许,纳盐于其中,一夕,子皆自落。树枝节上,生脂膏如桃胶,南人采之,和其皮叶煎之,调如黑饧,谓之橄榄糖。用泥船损,干后坚于胶漆,著水益干耳  。”

②《开宝本草》:“橄榄,其树似木槵子树而高,端直,其形似生诃子无棱瓣。生岭南,八月、九月采。又有一种名波斯橄榄,色类亦相似,其形核作二瓣,可以蜜渍食之,生邕州。” 

③《纲目》:“橄榄,此果虽熟,其色亦青,故俗呼青果,其  有色黄者不堪,病物也。”“橄榄树高,将熟时,以木钉钉之,  或纳盐少许于皮内,其实一夕自落,亦物理之妙也。其子生  食甚佳,蜜渍盐藏皆可致远。其木脂状如黑胶者,土人采  取,蒸之清烈,谓之榄香,杂以牛皮胶者,即不佳矣。又有一  种方榄,出广西两江峒中,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,即是波  斯橄榄之类也。”“橄榄,盐过则不苦涩,同栗子食甚香。”
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
相关文章
最新文章
诊堂门面
王氏中医肾病诊堂

王氏祖传草药秘方.系列“益肾三效合一”祛邪疗法,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;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,清除肾脏炎症、修复肝肾异常功能,使患者气、血、阴、阳充沛平衡,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,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;另外,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,将体内久积废物、垃圾排泄体外,降低血毒,改善血循环等障碍,提高造血机能,起到净化血液毒素,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......[详细]

即时咨询专家
王氏中医肾病诊堂
肾病常识更多...

心慌、头晕按劳宫,让心养养神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心痹者,脉不通,烦则心下鼓,禁上气面端,啦干善响,服气上则恐。意思是说,心痹的人血脉不通。容易心烦。气嘴咽眼干燥中医设有明确的心悸一说,但这里...[详细]

肾病保健更多...

心慌、头晕按劳宫,让心养养神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心痹者,脉不通,烦则心下鼓,禁上气面端,啦干善响,服气上则恐。意思是说,心痹的人血脉不通。容易心烦。气嘴咽眼干燥中医设有明确的心悸一说,但这里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