茂名市王氏肾病中医诊堂 移动版

药膳食疗 | 本草植物 |
主页 > 预防保健 > 本草植物 >

黑脂麻

【别名】胡麻、巨胜(《本经》),狗虱(《吴普本草》),鸿藏(《别录》),乌麻、乌麻子(《千金方》),油麻(《食疗本草》),交麻(《大业拾遗录》),黑芝麻(《三元延寿书》),巨肚子(《品汇精要》),小胡麻(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。

【原植物】脂麻(《本草衍义》),又名:方茎(《吴普本草》)。

一年生草本,高达1米。茎直立,四棱形,全株被毛。单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;卵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3~10厘米,上部的常为披针形,近全缘,中部的有齿缺,下部的常掌状3裂;叶柄长1.5~5厘米。花单生或2~3朵生于叶腋;有柄;萼片5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6毫米;花冠管状,长2.5~3厘米,被柔毛,白色,常杂有淡紫红色或黄色;雄蕊4,2强,花药黄色,基着,呈矢形,花丝扁平呈薄纸质;雌蕊1,子房圆锥形,早期呈假4室,成熟后为2室,密被白柔毛,花柱线形,柱头2裂,呈薄纸质。蒴果四棱,也有六棱八棱的,长圆筒状,长约2.5厘米,黑褐色;具短柄,密被白色柔毛,花萼宿存。种子多数,卵形,先端微突尖,黑色、白色或淡黄色。花期6~8月。果期8~9月。

 


我国各地有栽培。

本植物的茎( 麻秸 )、叶( 胡麻叶 )、花( 胡麻花 )、白色的种子( 白脂麻 )、果壳( 芝麻壳 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【采集】8、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,割取全草,捆成小把,顶端向上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再晒干。

【药材】种子扁卵圆形,一端钝圆,他端尖,长2~4毫米,宽1~2毫米,厚约1毫米。表面黑色,有网状皱纹或无,扩大镜下可见细小疣状突起,边缘平滑或呈棱状,尖端有圆点状棕色的种脐,种皮薄纸质,纵切面可见薄膜状的胚乳。胚直立,有2片大形类白色的子叶,富油性。气微弱,味淡,嚼之有清香味。以个大、色黑、饱满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 


主产四川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等地。其他各地亦产。

【化学成份】种子含脂肪油可达60%。油中含油酸、亚油酸、棕榈酸、花生酸、廿四酸、廿二酸等的甘油酯,甾醇,芝麻素,芝麻林素,芝麻酚,维生素E等。种子中尚含叶酸18.45毫克%,烟酸0.48毫克%,蔗糖0.64%,卵磷脂0.65%,戊聚糖,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等。

【药理作用】全草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。种子提取物予大鼠口服,可降低血糖,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含量,但大量则降低糖元含量。黑脂麻油0.2毫升/100克体重喂饲大鼠10天,可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及胆甾醇含量,组织化学的检查也证明,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;特别是妊娠后期,抗坏血酸含量的增加更明显。黑脂麻油给正常或去势大鼠注射,有增加血球容积的倾向。油中所含芝麻素对除虫菊酯的灭蝇有协同作用。种子有致泻作用,榨油后的饼对家畜有毒,可引起绞痛、震颤、呼吸困难、胀气、咳嗽及抑制。小牛喂食过多的黑脂麻则发生湿疹,脱毛及瘙痒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①《本经》:味甘,平。

②《饮膳正要》:味甘,微寒。

③《本经逢原》:甘,温。

④《医林纂要》:甘苦,寒,滑。

【归经】入肝、肾经。

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肺、脾二经。

②《本草经疏》:入足太阴,兼入足厥阴、少阴。

③《玉楸药解》:入足厥阴肝、手阳明大肠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补肝肾,润五脏。治肝肾不足,虚风眩晕,风痹、瘫痪,大便燥结,病后虚羸,须发早白,妇人乳少。

①《本经》:主伤中虚羸,补五内,益气力,长肌肉,填脑髓。

②《抱朴子》:耐风湿,补衰老。

③《别录》:坚筋骨,疗金疮、止痛,及伤寒温疟,大吐后虚热羸困,明耳目。

④《唐本草》: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。

⑤《食疗本草》:润五藏,主火灼,填骨髓,补虚气。

⑥《食性本草》:疗妇人阴疮,初食利大小肠,久服即否,去陈留新。

⑦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中益气,养五藏,治劳气、产后羸困,耐寒暑,止心惊。逐风湿气、游风、头风。

⑧《嘉?本草》:合苍耳子为散服之。治风癞。

⑨《玉楸药解》:补益精液,润肝脏,养血舒筋。疗语蹇、步迟、皮燥发枯、髓涸肉减、乳少、经阻诸证。医一切疮疡,败毒消肿,生肌长肉。杀虫,生秃发。

⑩《医柿篆要》:黑色者能滋阴,补胃,利大小肠,缓肝,明目,凉血,解热毒。赤褐者交心肾。

⑾《山西中药志》:治腰脚痛,痢疾,尿血等证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洗浴或捣敷。

【注意】脾弱便溏者勿服。

①《本草从新》:胡麻服之令人肠滑。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。

②《本草求真》:下元不固而见便溏、阳痿、精滑、白带,皆所忌用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五脏虚损,益气力,坚筋骨:巨胜九蒸九暴,收贮。每服二合,汤浸布裹,?去皮再研,水滤汁煎饮,和粳米煮粥食之。(《纲目》)

②治肝肾不足,时发目疾,皮肤燥涩,大便闭坚:桑叶(经霜者,去梗筋,晒枯)、黑芝麻(炒)等分。为末,以糯米饮捣丸(或炼蜜为丸)。日服四、五钱,勿间断,自效。(《医级》桑麻丸)

③治老人风虚痹弱,四肢无力,腰膝疼痛:巨胜子二升(熬),薏苡仁二升,干地黄半斤(切)。上以绢袋贮,无灰酒一斗渍之,勿令泄气,满五、六日。空心温服一、二盏尤益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巨胜酒)

④治一切风湿,腰脚疼重,并游风行止不定:胡麻一斤,白术八两,葳灵仙(酒炒)四两。共研为末,每早服五钱,白汤调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⑤治妇人乳少:脂麻炒研,入盐少许食之。(《纲目》)

⑥治牙齿痛肿:胡麻五升。水一斗,煮取五升,含漱吐之。茎叶皆可用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⑦治沸汤煎膏所烧火拦疮:熟捣生胡麻如泥,以厚涂疮上。(《肘后方》)

⑧治小儿软疖:油麻炒焦乘热捣烂敷之。(《谭氏小儿方》)

⑨治浸淫恶疮:胡麻子生捣敷之。(《普济方》)

⑩治小儿瘰疬:脂麻、连翘等分。为末,频频食之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⑾治丁肿:胡麻(烧灰)、针砂各半两。上二味和研令细,用醋调如糊,涂敷肿上,日三易。(《圣济总录》胡麻涂敷方)

⑿治痔疮风肿作痛:胡麻子煎汤洗之。(《纲目》)

⒀治阴痒生疮:捣胡麻涂之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⒁治脓溃后疮不合:炒乌麻令黑,熟捣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⒂治蜘蛛咬疮:油麻研烂敷之。亦治诸虫咬伤。(《经验后方》)

【各家论述】

①刘完素:治风先治血,血活则风去。胡麻入肝益血,故风药中不可阙也。

②《本草经疏》:胡麻,气味和平,不寒不热,益脾胃,补肝肾之佳谷也。金刃伤血,则瘀而作痛,甘平益血润燥,故疗金疮止痛也。

③《本草求真》:胡麻,本属润品,故书载能填精益髓。又属味甘,故书载能补血,暖脾,耐饥。凡因血枯而见二便艰涩,须发不乌,风湿内乘发为疮疥,并小儿痘疹变黑归肾,见有燥象者,宜以甘缓滑利之味以投。


【备考】

①陶弘景:“八谷之中,惟此胡麻为良。淳黑者  有  ,且以 口名曰巨胜,巨者大也,是为大胜。本生大宛,故名胡麻。又茎方名巨胜,茎圆名胡麻。其性与茯苓相宜。” 

②《唐本草》:“此胡麻以角作八棱者为巨胜,四棱者名胡麻,都以乌者良,白者劣尔。” 

③《纲目》:“胡麻,即脂麻也。有迟早二种,黑、白、赤三色,其茎皆方;秋开白花,亦有带紫艳者;节节结角,长者寸许,有四棱六棱者,房小而子少,七棱八棱者,房大而子多,  皆随土地肥瘠而然。苏恭以四棱为胡麻,八棱为巨胜,正谓其房胜巨大也。其茎高者三、四尺,有一茎独上者,角缠而子少,有开枝四散者,角繁而子多,皆因苗之稀稠而然也。其叶有本团而末锐者,有本团而末分三ㄚ如鸭掌形者,葛洪谓  一叶两尖为巨胜者指此,盖不知乌麻、白麻皆有二种叶也。  按《本经》胡麻一名巨胜;《吴普本草》一名方茎;抱朴子》及  《五符经》并云巨胜一名胡麻,其说甚明。至陶弘景始分茎  之方圆;雷又以赤麻为巨胜,谓乌麻非胡麻;《嘉?本草》  复出白油麻,以别胡麻;并不知巨胜即胡麻中ㄚ叶,巨胜而子肥者,故承误启疑如此。惟孟诜谓四棱八棱为土地肥瘠;  寇宗?据沈存中之说,断然以脂麻为胡麻,足以证诸家之误矣。又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种收胡麻法,即今种收脂麻之法,  则其为一物尤为可据。
今市肆间因茎分方圆之说,遂以茺蔚子伪为巨胜,以黄麻子及大藜子伪为胡麻,误而又误矣。茺蔚子长一分许,有三棱;黄麻子黑如细韭子,味苦;大藜子状如壁虱及酸枣核仁,味辛甘,并无脂油,不可不辨。梁简文帝劝医文有云,世误以灰涤菜子为胡麻,则胡麻之讹,其来久矣。”“胡麻取油,以白者为胜,服食以黑者为良,胡地者尤妙。又按苏东坡与程正辅书云,凡痔疾宜断酒肉与盐酪酱菜厚味及粳米饭,唯宜食淡面一味,及以九蒸胡麻,即黑脂麻,同去皮获苓,少入白蜜为面食之,日久气力不衰,百病自去而痔渐退,此乃长生要诀,但易知而难行尔。据此说,则胡麻为脂麻,尤可凭矣。其用茯苓,本陶氏注胡麻之说也。”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